當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比例高達39%,我們猛然驚醒,體重秤上的那個數字,早已無法真實反映我們的健康狀態。身體成分分析正是解開體重表象,剖析體內脂肪、肌肉、水分、骨骼的真實比例。這一過程如何科學進行?今天我們將深入解析主流檢測方法的核心原理與操作流程。
生物電阻抗分析法 (BIA):便捷的日常之選
一、人體成分分析儀檢測原理
電流傳導差異:利用脂肪組織導電性差(阻抗高)、水分和肌肉組織導電性好(阻抗低)的特性。
多頻測量:設備采用多個頻率電流穿透不同深度的組織。

二、操作流程
雙腳站立于設備平臺上或雙手緊握手柄(部分需要手腳并用)。
設備通過電極向身體輸入微弱、安全的交流電。
測量電流通過的阻力(阻抗)。
結合輸入的身高、體重、年齡、性別等參數。
運用內置算法模型計算體脂肪百分比、肌肉量、總水分、基礎代謝率 (BMR) 等。
核心優勢:操作簡單、無創、速度快、成本低、適合家庭或健身房日常使用。
三、注意事項:
標準化條件對結果影響明顯:
空腹或餐后2-3小時。
運動后需充分休息 (24小時更佳)。
排空膀胱。
避免飲酒、咖啡因及劇烈活動(可導致體液分布變化)。
女性需避開經期(體液波動)。
嚴重水腫、脫水、裝有起搏器等金屬植入物者慎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