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腦血管問題日益高發、年輕化的今天,早期發現腦血管問題至關重要。腦血流圖(EEG,腦電阻圖/腦血流圖)和經顱多普勒超聲(TCD)是兩種常見的無創腦血管評估手段。
一、腦血流圖(REG/EEG):洞察顱內血流狀態的整體輪廓
原理基礎: 腦血流圖利用電阻抗技術,通過放置在頭皮的電極記錄隨心動周期變化的微弱阻抗波動。這種波動與顱內血管的搏動性血流容量密切關聯,從而間接反映顱內主要動脈(主要是頸內動脈系統)的血流動力學狀態。
核心優勢:
無創安全便捷: 操作簡單快速,無放射危害,對環境要求相對較低。
主要局限性:
定位模糊性: 它提供的是一個相對宏觀的顱內整體血流信息,難以精確定位到某一根具體的血管(如大腦中動脈M1段),無法判斷具體哪根血管狹窄或閉塞。
二、經顱多普勒超聲(TCD):快速定位腦血管的血流“風向標”
原理探秘: TCD利用超聲波的多普勒效應。探頭通過特定的顱骨薄弱區(聲窗,如顳窗、枕窗、眼窗),直接向顱內特定動脈(如大腦中動脈、大腦前動脈、大腦后動脈、基底動脈、椎動脈顱內段等)發射超聲波束。接收并分析反射回來的超聲波頻率變化,精確計算出該血管內血流的實時速度和方向。
核心優勢:
直接定位: 其優勢在于能夠直接探查顱內主要動脈及其特定節段,精確定位病變血管。
主要局限性:
聲窗依賴性: 檢查成功率受顱骨聲窗(尤其顳窗)穿透性的影響,約10%-20%的檢測者(尤其是老年女性、顱骨較厚者)可能無法獲得滿意信號。
操作者依賴性: 結果的完整性非常依賴操作醫師的技術熟練度和經驗。
血管深部局限: 對非常細小或位置過深的血管分支探測能力有限。